鼓膜穿孔的典型症状及日常护理
鼓膜穿孔是指耳部受到间接或直接的外力冲击或炎症而导致的损伤.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
临床症状:剧烈耳痛、耳鸣、耳内闷塞、听力下降等。
危害:不仅可导致听力下降,还可累及大脑,引发眩晕、脑脊液漏等。
并发症:眩晕。呕吐等。
检查:听力检查、体格检查等。
诊断:耳镜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饮食建议: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治疗原则:对因、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采取抗感染治疗。
治愈性:可治愈。
病因
能够引起鼓膜穿孔的病因较多,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的细菌、分泌物等很容易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感染,导致该病的发生。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2.外力损伤: 如挖耳、手术、颞骨骨折、航空气压、爆破、高台跳水及潜水都有可能损伤鼓膜,导致鼓膜穿孔。
3.医源性:如鼓膜置管术后并发症等。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急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患者先有耳部疼痛,鼓膜穿孔后疼痛可减轻,耳内有液体流出。
2.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鼓膜破裂后,患者突感耳痛,听力立即减退伴耳鸣,外耳道少量出血和耳内闷胀感。
诊断依据
根据炎症感染史、外伤史、及检查鼓膜穿孔即可确诊。听力学检查可明确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有无颞骨骨折或颅底骨折等情况。
治疗
治疗方针:对因、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急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
1. 全身治疗应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可选择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
2. 局部治疗:先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可选用抗生素点耳液用,炎症控制后不能自行愈合的穿孔可考虑手术修补。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
手术治疗
外伤导致的鼓膜穿孔;
1. 清除外耳道存留的异物、凝血块等
2. 避免感冒,切勿用力擤鼻。
3. 外耳道禁止冲洗和点药,较大或不能自行愈合的穿孔可考虑手术修补。
预后情况:大多数的外伤性穿孔可于3-4个月内愈合。
护理
日常护理
1.避免用力擤鼻、咳嗽、打喷嚏等,以免修补鼓膜穿孔的硅胶片或筋膜等脱落,导致手术失败。
2.严禁用发夹、火柴杆等锐器挖耳。取外耳道异物或耵聍时要细心、适度,避免伤及鼓膜。遇到爆破情况,可用手指塞耳,洗浴时避免耳内进水。
饮食调理
全身麻醉手术后6小时进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限制烟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登陆潍坊市潍城区交通医院官方网站可进行在线咨询,电话:0536-2100120,QQ:761148888,预约就诊可免专家挂号费和初步检查费,享受医疗补贴,优先安排就诊,无需排队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