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爆发以来,消毒剂成了市面上的抢手货,75%酒精、84消毒液一度脱销。走进室内**件事,就是拿消毒剂一通狂喷。但是,
你真会用消毒剂吗?
市面上的消毒剂,到底哪种适合你?
杀毒效率更高?
今天医生君一篇带你看清楚!
一灭新冠病毒,哪些成分真有效?
中国卫健委最新出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已经为我们做好消毒剂功课打下了基础:
1
75%乙醇,浓度有讲究
乙醇,也就是酒精,之所以能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有效配比
乙醇**浓度含量为70%~80%(v/v),注意不是越高越好哦!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使用方法
手部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潍坊耳鼻喉提醒你
如果单一使用酒精进行手消毒,消毒后**擦伤护手霜,以防酒精手。
酒精易燃,要注意远离火源;也不要对着空气喷,不能作为空气消毒哦!
工业酒精可以用于日常消毒吗?
不推荐!工业酒精使用原煤或石油裂解而成,含有大量甲醇、甲醛等杂质,而医用酒精现在都是以玉米或其它粮食以糖化酶法发酵制得,杂质很少。安全消毒,还是要选医用酒精哦!
2
含氯消毒剂,使用有门道
含氯消毒剂指的是溶于水能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 84 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者含氯泡腾片。
安全配比
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
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应用范围
可用于物体表面、衣物等纺织品以及对环境(如墙面、地面)的消毒。
使用方法
清洗一般物体表面、清扫地面、扶手时,消毒时间约为20分钟;
擦拭、喷洒、拖洗消毒后要用清水擦拭2遍,以防残留物对人体造成伤害。
潍坊耳鼻喉提醒你
在配置消毒液时,要戴口罩和手套;如不慎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清水冲洗。
使用后要及时开窗通风,让残留的刺激性气味赶快散尽。
此外注意次氯酸消毒剂如84不能和洁厕灵混用,产生的有毒气体——氯气。
3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威力巨大
过氧化物消毒剂常见的有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化物有腐蚀性,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刺激性,有灼伤危险,威力不容小觑,所以不建议在家庭自行使用哦!
4紫外线消毒,使用要谨慎
高能量的紫外线能够破坏新冠病毒的 RNA,达到杀灭效果。
消毒方法
物品表面消毒有效范围在灯管周围 1m 以内,消毒时间要≥30min。当温度低于 20℃时,相对湿度大于60%,可延长照射时间。
潍坊耳鼻喉提醒你:
注意哦,但把紫外线用于家庭消毒风险多多:紫外光的副作用很大,它会产生诸如臭氧在内的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会破坏人体 DNA 甚至诱发皮肤癌,所以进行紫外线消毒时,室内不能有人。而消毒后,通风半小时后才可以进入。因为过程的复杂性,医生君不建议把它作为家用消毒手段。
二家用消毒剂哪家强?
消毒剂能力各有高低,按作用水平可以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应对新冠病毒,常见的消毒剂排行如下。
高效消毒剂
臭氧、双链季铵盐、过氧化物消毒剂等。使用有风险,不推荐使用!
中效消毒剂
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如酒精84 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推荐使用!
低效消毒剂
单链季铵盐苯扎氯、氯己定、氯二甲酚、对氯间二甲苯酚等。虽然名字里也含“氯”,但仅对一般细菌有杀灭作用,但对此次新冠病毒仅有抑制作用,不能杀灭哦!
三不同场景,如何挑选消毒剂?
餐具
能用物理方法就不要用化学消毒剂。56℃热水30min就能够杀灭病毒,所以对餐具一类物品,就可以用开水煮15~30分钟。
物体表面
台面、门把手、电话机、电梯按钮、开关、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地面
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用拖布擦拭,等待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衣物等织物
对毛巾、衣物、被罩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浸泡30min,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四便携消毒产品,看清成分是关键!
市面上常见的便携消毒产品,一般所用的杀菌剂就是上文提到的低效杀毒剂如对氯间二甲苯酚、代表物质是苯扎氯铵等。
尽管标明能消灭 99.99%细菌,但主要针对的致病细菌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如果想要杀灭冠状病毒,**选择75%的酒精棉片或喷雾、酒精类消毒免洗凝胶!
注意在使用这些产品后,不要用纸巾擦干,**搓洗双手,让它自然风干。
五过度消毒,纯属浪费消毒液
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对病毒携带者飞沫能够到达或手经常接触的地方来进行消毒才有意义。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楼梯扶手、病人停留过房间等。
过度使用消毒剂,不但可能污染环境、还可能使消毒剂经过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而伤害身体,是不可取的!
怎样消毒属于过度消毒呢?
在非疫区的地方,不用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
小区不用对车胎、外卖包装等不用喷洒消毒剂;
外出回家,不用大量往衣物、鞋底大量喷洒酒精。回家后把手洗净,将衣物挂至通风口即可;
未与发烧、咳嗽等疑似感染的患者或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过,家中没有外来人员来串门,没有必要对室内进行严格消毒。
关于消毒剂的使用,你都学会了吗?科学使用消毒剂,让病毒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