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的症状诊断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常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腺病毒等。
2、血液检查
急性扁桃体炎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慢性扁桃体炎血清中甲种、丙种球蛋白与黏蛋白多异常增高,而反应性蛋白检查多为阳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效价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扁桃体炎应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咽白喉
咽痛轻;灰白色假膜常超出扁桃体范围,如腭弓、软腭、咽后壁等。假膜坚韧,不易擦去,强剥易出血;有时肿大,呈“牛颈”状;精神萎靡、低热、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呈现中毒症状;涂片检查可见白喉杆菌。
(2)猩红热
咽痛程度不一;咽部充血,灰黄色假膜,易擦去;颌下淋巴结肿大;急性病容,高热,典型皮疹,可有杨梅舌。涂片检查可见溶血性链球菌;血液检查提示白细胞增多,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3)樊尚咽峡炎
单侧咽痛;一侧扁桃体覆有灰色或黄色假膜,擦去后可见下面有溃疡。牙龈常见类似病变;患侧颈部淋巴有时肿大;全身症状较轻。涂片检查可见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血液检查提示白细胞稍有增多。
(4)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
有高热、头痛,有时出现皮疹、肝脾大等,咽痛一般较轻,扁桃体红肿,有时有白色假膜,易拭去,常伴全身淋巴结肿大,血象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可达50%以上,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
2、慢性扁桃体炎应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扁桃体生理性肥大
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无自觉症状,扁桃体光滑、淡红色,隐窝口结构清晰,无分泌物潴留,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之柔软,无反复急性炎症发作病史。
(2)扁桃体角化症
常易误诊为慢性扁桃体炎。角化症为扁桃体隐窝口上皮过度角化,出现白色尖形砂粒样物,触之坚硬,附着牢固,不易擦拭掉。如用力擦除,则遗留出血创面。类似角化物也可见于咽后壁和舌根等处。
(3)扁桃体肿瘤
良性肿瘤以乳头状瘤较多见,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淋巴肉瘤、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较常见。局部表现为单侧扁桃体肿大,伴有溃烂,并可累及腭弓或软腭,常伴有同侧颈淋巴结肿大。诊断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登陆潍坊市潍城区交通医院官方网站可进行在线咨询,电话:0536-2100120,QQ:761148888,预约就诊可免专家挂号费和初步检查费,享受医疗补贴,优先安排就诊,无需排队等待《《